护航成长筑平安—达孜公安分局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
达孜区公安局
浏览量:次

为切实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与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遏制校园欺凌事件发生,营造安全、和谐、健康的校园成长环境。2025年10月16日,达孜公安分局法制大队、治安大队、刑警大队一行走进达孜中学,为在校师生带来了一堂以“对校园欺凌说‘不’—守护青春无‘凌’境”为主题的法治宣传课。
活动现场,民警围绕“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多种表现形式”、“真实案例警示”、“法律后果分析”、“应对策略”以及“求助渠道”等六个核心板块,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讲解。
一、明晰概念,破除认知误区
民警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明确了“学生欺凌”的法律定义,并详细阐释了构成欺凌的“四要素”:主体特定、主观故意、行为明确和造成损害。通过剖析“只是玩笑”、“女生无欺凌”、“受害者有罪论”等常见认知误区,引导同学们正确识别欺凌行为,认识到恶意伤害与普通玩闹的本质区别。
二、揭露形态,认清欺凌本质
课程系统梳理了肢体、言语、社交、财物及网络五大类欺凌行为,结合具体情景描述,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欺凌不止于“动手”,排挤孤立、恶意绰号、网络诽谤等同样会带来严重伤害,帮助大家全面识别校园欺凌的“真面目”。
三、案例警示,阐明沉重代价
民警选取了涉及言语社交欺凌、肢体欺凌及协助行为、网络欺凌等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进行以案说法。通过剖析事件经过与法律后果,清晰展示了欺凌行为对受害者身心造成的巨大创伤,以及施害者及其家庭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纪律处分及经济赔偿,深刻警示每一位学生欺凌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
四、法条解析,明确责任边界
讲座重点解读了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民事、行政及刑事责任年龄界限和法律适用。明确指出,即使是未成年人,一旦实施欺凌行为,也可能面临赔偿、训诫、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还将被送往专门学校进行矫治教育,强化了学生们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五、多方合力,共筑防护网络
民警向同学们传授了面对欺凌的应对策略:作为受害者要勇敢说“不”,及时求助并保留证据;作为旁观者要拒绝冷漠,机智干预或报告;作为曾有欺凌行为者要立即停止,主动认错改正。同时强调了学校、家庭、警方三方协同发力在反欺凌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六、畅通渠道,鼓励勇敢求助
最后,民警向全体师生公布了包括校内求助、家庭支持、警方报警(110)及在内的多渠道求助方式,鼓励学生在遭遇或发现欺凌时坚决不做沉默者,要第一时间寻求帮助。
此次法治宣讲活动内容翔实、案例鲜活、讲解生动,现场互动积极,反响热烈,现场还开展了法律问卷调查,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堂课,对校园欺凌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方法,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下一步,达孜公安分局将继续深化“法治进校园”活动,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与学校、家庭及社会各界携手,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法治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