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摩托车、一顶帐篷、十一本笔记……
政治部
浏览量:次
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当雄县东端,有一支由8名民辅警组成,平均年龄35岁的党员公安队伍——当雄县公安局乌玛塘乡派出所。
乌玛塘乡素有拉萨“北大门”、当雄县“东大门”之称,年平均气温接近零摄氏度。自2010年建所以来,乌玛塘乡派出所民辅警充分发扬“老西藏精神”,尽职尽责、一心为民,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其中,民警扎西次仁更是通过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成为辖区群众心中的家人……
一辆摩托车,踏遍辖区每寸土地
“扎次警官您来了,赶紧到屋里坐,我打了新鲜的酥油茶。”当雄县乌玛塘乡郭尼村村民热情地招呼着前来送证上门的民警扎西次仁。
2013年至今,扎西次仁一直担任乌玛塘乡郭尼村包村民警。乌玛塘乡郭尼村分为6个组,共有640户村民。辖区面积广,群众居所比较分散,以游牧为生。
刚开展包村工作时,扎西次仁对村里的一切都不熟悉。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半年时间里,扎西次仁走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我记得当时所里只有一辆警车,用于接处警等工作,为尽快熟悉郭尼村的情况,我每天自己骑着一辆摩托车去村里走访入户。”扎西次仁说。
郭尼村最远的组,距离乌玛塘乡派出所50余公里,需要5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由于辖区山路崎岖,很多路段车辆无法通行,扎西次仁便停好摩托车,步行前往,每天天不亮就下乡,凌晨2、3点才回家。为了不打扰辖区群众,扎西次仁出发前会在摩托车后座放满糌粑、水和泡面。“那半年都是摩托车、糌粑、泡面陪伴的我,让我成功对村里的基础信息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排建档。”扎西次仁打趣道。
十一本笔记,承载着初心和使命
进到扎西次仁的办公室,桌面上摆放的十一本黑色笔记本十分醒目。用他的话说,这十一本笔记本是他十年的心血。十年来,扎西次仁加大走访频率,郭尼村640户村民,每户每年至少要走访5次。扎西次仁习惯用笔记本记录村民的家庭住址、基本情况,并将房屋位置、布局等进行画图。如今,他已写满了整整11本。
随便翻开一页,是村民阿先生的房屋概貌、家庭成员组成、办证情况等信息。“家庭住址、基本情况、房屋布局……,现在我的脑子里是一副独有的'三维立体图',这使我开展包村工作越来越顺畅了。”扎西次仁介绍道。
心中有事,脑中有图,工作有序。这11本笔记本即梳理了工作对象、工作路线、重点工作,也拉近了警民距离。2013年,扎西次仁走访辖区时,在郭尼村3组发现,一户居民的房屋裂缝严重,不仅漏风漏雨,更存在安全隐患。
经扎西次仁进一步了解得知,此房屋内住着一家四口,四人中仅有一人有经济收入,生活较为困难。了解情况后,扎西次仁立即将此情况上报,并积极协调乡政府,为这户人家新盖房屋。“感谢扎次警官,您让我们有了个宽敞、结实的房屋,当雄警察真的'哑路哒'。”村民达瓦看着自己的新家满意地说道。
一顶帐篷,守着一村人
当雄县乌玛塘乡盛产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每年的6月底到7月底是乌玛塘乡的虫草采挖期,这也是乌玛塘“最热闹”的时候。每到此时,扎西次仁会和同事们扛着帐篷、食物等,同采草群众一起上山住一个月,设立便民服务点,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巡逻、服务采草群众、调解矛盾纠纷,用实际行动守护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1年,扎西次仁上山巡逻时发现,山上一处简易桥梁被洪水冲毁,导致群众采挖虫草受阻。见此情况,扎西次仁立即下山找到铁丝网、钢板等物品,趟着冰凉的河水,为群众修复桥梁。经过2个小时的努力,简易桥梁修复好了,解决了群众出行采挖虫草的困难。“民警与我们一同上山,帮我们解决困难,看着他们的身影我感到很安心。”采草群众说。
扎西次仁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取决于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学习。工作之余,他非常喜欢看书,已将学习作为一种优秀的习惯长期坚持。他说:“作为基层民警,需要不断地用理论知识来武装头脑,通过学习,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据了解,扎西次仁2011年参加工作,原是拉萨市公安局一名警务辅助人员。2013 年,他通过自身努力参加招录考试,正式成为了一名民警。
十年的包村工作,使扎西次仁对乌玛塘乡郭尼村有了深刻的感情。“十年里,郭尼村村民早已把我当成家人。今后,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人们'多做些实事。”扎西次仁动情地说。